云南网讯(记者彭锡)近来,四大世界尖端医学期刊之一的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(JAMA)以原创研讨方式,刊发了全球首个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与传统金属封堵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效果。该研讨由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牵头,履行院长潘湘斌教授、四川大学王云兵教授等领衔。这是JAMA创刊近150年来初次刊发我国原创医疗器械相关研讨,标志着我国在心血管介入技能与器械立异范畴完成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历史性跨过。
房距离残缺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,传统介入医治用的金属封堵器会永久存留体内,或许引发多种远期并发症,还会影响未来左心房入路手术。对此,潘湘斌教授团队联合四川大学王云兵教授团队、乐普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,历时十年研制出全球仅有获批上市的可降解封堵器。
该研讨在全国10家心脏中心归入229例继发性房距离残缺患者,随机分组承受可降解封堵器或传统金属封堵器医治。效果显现,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封堵成功率及器械相关不良事情发生率无明显差异,而可降解封堵器组中99.8%的患者在术后2年内完成封堵器彻底降解,超声心动图显现重生安排形状与功用挨近原生房距离。
可降解封堵器的成功使用,离不开潘湘斌教授团队全球创始的“无辐射经皮介入技能”(PANProcedure),该技能以纯超声引导完成精准植入,克服了可降解资料在X射线下无法显影的技能瓶颈。现在,“PANProcedure”已在60多个国家、1000余家医院落地使用。
据悉,此次研讨效果的宣布,不仅是我国医疗器械立异与临床研讨才能的集中体现,也标志着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从“资源输入”的受益者,成为“效果输出”的引领者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